登录
温馨提示:
此信托产品详细内容仅供该信托产品的委托人暨受益人查阅,请输入委托人或受益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码

信托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关注华润信托官司方微信。

下载

APP

热线

微信

收缩

“征信修复”暗藏套路陷阱
发稿时间:2023-05-09

      近期,一些不法分子以非法牟利为目的,打着“征信修复、洗白”、“征信维权咨询、代理”等旗号非法收集个人信息,进而骗取他人财产。所有“征信修复”、“征信洗白”、“征信维权咨询、代理”都是不法分子布下的诈骗陷阱,若接到提及前述内容的电话或信息,要擦亮眼睛,提高警惕,避免上当受骗。

案例1

      2023年3月,李某接到电话,对方自称是某平台的客服,说李某在某平台APP上面有不良记录,需要及时消除,否则会影响以后生活,如需消除不良记录需要按照他们的指示进行操作。李某信以为真,按照对方指示下载了一个“XX视频会议”APP,分两次向对方提供的账户转账合计2万元,转账完毕后就被对方删除,李某随即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案例2

      2022年6月,曾先生来到某商业银行营业部感谢客户经理帮他保全血汗钱16000元,成功避免了一场“征信修复”骗局。原来曾先生因为征信报告上有多条逾期记录,跑了几家银行都没有借到钱,申请注册了几家网贷平台借贷也都被拒,突然网页弹窗“征信修复广告”,他点击网页并填好相关资料。刚填写完就有人联系了他,并告知只要花16000元就可以“洗白征信”,并可以马上在平台上申请贷款并且当天放款,额度高达20万元。幸亏某商业银行的客户经理及时提醒才避免落入圈套。


案例3

      蔡某为恢复个人征信联系到张某,张某承诺可以根据他的情况定制修复方案为其修复征信,后来蔡某分2次将18000元修复费用转入张某的账户,张某拿到钱后,谎称已修复成功,随后将蔡某的联系方式全部拉黑,诈骗所得被其挥霍。张某称已修复征信后,蔡某去人民银行查询个人征信报告,发现并没有修复,然后给张某打电话但都打不通,发现自己被拉黑了,随后报警。案发后,张某自愿认罪认罚,并签署具结书。他因犯诈骗罪获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五千元。


案例4

      李某经常在朋友圈发布“征信修复” 的成功案例,宋某与王某就想跟李某学习这门技术,经介绍加盟费有1.98万元、5.98万元、18万元三个档次。宋某和王某某在交完1万元学费定金前往接受培训时,却发现该公司传授的征信修复术是如何编造理由欺骗银行,如通过做假的银行流水、造假的住院病历等等去帮客户修复征信。最终,李某等人都因犯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

保持良好征信,远离修复骗局

      征信领域不存在“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等说法,不要将“征信修复”与“信用修复”混为一谈。“信用修复”是指失信主体纠正失信行为后,相关政府部门将其依法移出失信主体名单、停止行政处理公示等,不包括央行征信中心等征信机构的“信用报告”,目前所有征信法规、文件制度中均无“征信修复”概念,切勿轻信网络虚假宣传,误入诈骗陷阱。凡是声称合规的、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诈骗!在这里提醒广大消费者,如果出现不良信用记录,要尽快把已经逾期的款项还上,还要避免出现新的逾期。同时,大家要理性认识征信记录,包括其中的不良记录。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征信报告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反映个人或企业社会信用的基本情况。随着征信报告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征信修复”成为新的热门诈骗途径,不法机构往往利用部分信息主体急于消除不良征信记录的心理,以所谓的“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征信异议投诉咨询、代理”名义骗取钱财或个人信息。

      请广大群众擦亮双眼,提高识别防范诈骗能力,守护好您的个人信息和钱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