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温馨提示:
此信托产品详细内容仅供该信托产品的委托人暨受益人查阅,请输入委托人或受益人姓名及身份证号码

信托官方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关注华润信托官司方微信。

下载

APP

热线

微信

收缩

谨防“征信修复”骗局,您需要了解的问题!
发稿时间:2023-04-14

1是否存在“征信修复”概念?个人信用记录是否可以修复?
答:不存在“征信修复”的概念。目前,所有规范征信业、征信机构的相关法规、文件、制度中,均未提及“征信修复”的概念。信用记录是信息主体社会经济交往的客观记录,供信息使用者判断、分析信息主体信用状况时参考。征信机构对个人不良信息的保存期限,自不良行为或者事件终止之日起为5年;超过5年的,应当予以删除。

2什么情况下个人可以向人民银行提出异议申请?
答:征信系统不存在“征信修复”的概念,网络上关于个人征信可以进行修复的说法属于虚假宣传,实质是故意混淆征信异议概念,误导信息主体认为可以对正确记载的征信信息进行更改或删除。若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征信异议只是一种“改正错误”的纠错机制,有别于“失信后”为重塑信用罔顾实际情况而进行的修复。

3常见“非法征信修复”套路有哪些?
答: 根据相关规定,任何机构都不得擅自修改展示无误的信用报告,一旦发现违规删除、修改,将依法面临行政处罚与责任追究。因此市场上所有关于“征信修复”、“征信洗白”的宣传都是虚假和非法的。他们假冒权威专家、专业律师等,故意混淆“信用修复”、“征信异议”的概念。有的以“征信修复、洗白、铲单”“异议投诉咨询、代理”为名,开展虚假宣传;有的诱导信息主体委托其“代理征信维权”,要求信息主体提供身份证件、银行卡号、联系方式等重要敏感个人信息,并支付高额服务费,有的收取高额费用后失联,有的教唆个人用“非恶意逾期”等理由无理投诉,甚至伪造虚假材料等非法手段进行恶意投诉。通常修改失败后,“征信修复”团伙不退款或失联,甚至会威胁信息主体财产安全。因此所谓商业性的、明确收费的“征信修复”都是骗人的,切勿轻信。

4信用报告及不良信息的定义是什么?
答:征信报告是指依法收集、整理、保存、加工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的一种方式。征信报告分为个人信用报告以及企业信用报告,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出具的记载个人或企业信用信息的记录,用于查询个人或企业的社会信用。如果个人是信息主体,报告包括基本信息、信用记录等信息;如果企业是信息主体,报告包括企业的基本信息、资本、经营情况、担保品和财务信息等内容。不良信息,是指对信息主体信用状况构成负面影响的下列信息:信息主体在借贷、赊购、担保、租赁、保险、使用信用卡等经济活动中未按照合同履行义务的信息,行政管理部门对信息主体的行政处罚信息,人民法院判决或者裁定信息主体履行义务以及强制执行的信息,以及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不良信息。

5出现不良信息后的正确应对措施是什么?
答:如果个人信用报告上已经存在不良信息记录,首先需要信息主体核实该笔不良信息记录是否客观、真实。若该笔不良信息为客观事实,机构并无上报错误信息,任何机构和个人均无权修改、删除不良信息。信息主体应当在日后信贷活动中注意按时还款,避免逾期,保持良好的信用记录。若该笔不良信息存在不符合客观事实的情况,信息主体应当收集相应证据,向机构或人民银行提出征信异议。

6个人信息主体合法维权渠道有哪些?若出现错误或者遗漏的征信信息应该如何处理?受理机构是否有权收取费用?

答:信息主体若对报告信息存在争议,可以通过征信异议、征信投诉、司法诉讼等三种正规渠道维权。根据《征信业管理条例》第二十五条规定,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采集、保存、提供的信息存在错误、遗漏的,有权向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提出异议,要求更正;第二十六条规定,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向所在地的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派出机构投诉。若出现错误或者遗漏的征信信息,信息主体可直接向金融机构、监管部门等公布的官方渠道反映诉求,进行征信异议申请,受理机构都无权收取任何费用。信息主体认为征信机构或者信息提供者、信息使用者侵害其合法权益的,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进行起诉。

7如何维护良好的个人信用记录?查询个人信用报告是否收费?

答:在金融活动特别是信贷活动中,信息主体应主动保持与银行或金融机构间畅通的联系渠道,合理负债,量入为出,合理安排还款时间,避免出现逾期。如果已经产生逾期应积极采取措施与机构沟通,避免再次产生逾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保护个人隐私信息,不要点击不明来源的链接。不要把身份信息,如身份证、身份证号码及银行卡卡号、密码、手机号码等信息随意提供给他人,避免身份信息被盗用,如发现自己个人信息已被盗用,应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按照《征信业管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信息主体可以向征信机构查询自身信息。个人信息主体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本人的信用报告。

8个人信用报告的查询渠道有哪些?

答:分为线上线下两种查询渠道,线上查询可以在中国人民银行征信中心官网(www.pbccrc.org.cn)进行查询,也可以通过云闪付APP、部分商业银行网银和手机银行APP等进行查询;线下查询可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在所在地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及各商业银行自助查询代理点进行查询。

 

综上所述,所有规范征信业务、征信机构的相关法规、文件、制度中,均无“征信修复”概念。信息主体妄图通过“征信修复”修改信用记录的,不仅会遭受人身、财产的损失,还可能涉嫌违法犯罪。

珍爱个人信用记录,提高识别防范诈骗能力,守护好您的个人信息和“钱袋子”。